一条“茶路“串起4个镇100个村庄,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国道355茶旅融合之路越走越宽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条“茶路“串起4个镇100个村庄,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国道355茶旅融合之路越走越宽

G355梨埠至马江路段。潘建川 摄

”三月三里茶歌唱,茶园道路更舒畅......"

仲夏,天空碧里无云,驾车行走在G355苍梧梨埠至昭平马江公路上,一座生态茶园,一条壮美公路,一曲悠扬的采茶调,拥抱一路绿意盎然。

这是一幅呈现在苍梧县六堡镇的绮丽画卷, 耳边不时传来茶农采茶曲。茶农歌唱的正是这条国道355线梨埠至马江段二级公路。

2020年9月,路线全长74.952公里的梨埠至马江段公路建成通车,成为连通苍梧县梨埠镇、六堡镇、狮寨镇和昭平县马江镇的重要通道,沿线穿过100个村庄。路宽广,茶飘香,这条二级公路的建成通车,瞬间激活了沉寂多年的六堡茶资源、生态旅游资源、人文风情资源等,成为苍梧县群众迈上富裕的产业路、幸福路。据统计,去年,六堡茶区接待游客200万人次,茶农人均收入1.1万多元,茶旅融合之路越走越宽。

千里坦途,铺就小镇发展“新车道”

采茶对歌伴着茶香,当地群众走上致富路。

六堡镇地处广西大桂山腹地,峰峦耸立,常年云雾缭绕,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然而海拔高坡度大,且道路崎岖,是一座爬坡蜿蜒的小城镇。

“2017年,我第一次到六堡镇的时候,一路颠簸,一路飞尘,光洗车就洗了一个小时,和我同行的朋友,晕车很难受,说再也不想来了。”来自北方的茶商赵玉光深有感慨地回忆起自己第一次来六堡镇的经历。与六堡茶结缘,是因为他本人在机缘巧合下品尝了六堡茶,之后惊奇地发现对自己的身体大有裨益,后经过对多种茶叶的对比、筛选、品鉴,六堡茶最终也深得北方茶友的青睐。开始的推广之路不尽如人意,道路的崎岖难走阻碍了茶叶运输和茶商来实地采茶品茶的步伐,让这位北方茶商踌躇不前。

自国道355线建成通车后,平坦宽阔的道路,成功激活了六堡茶这座“绿色金矿”,在这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赵玉光开启了六堡茶的生产--加工--仓储--销售一条龙经营模式,建立了北方第一个茶仓,仓储达30多吨。目前,他所经营的茶厂种茶面积1000余亩,现已着手申请“中国黑茶第一个后发酵基地”专利,并计划扩大种植面积2000到5000亩。

现如今,从北方慕名而来的品六堡茶的朋友越来越多,渐渐的喝六堡茶也成为了北方人民健康养生的爱好,南茶北销的新发展之路也正如壮美公路般越走越宽。

“202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研究结果显示,“梧州六堡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37.64亿元,比2021年的32.34亿元增加了5.30亿元,居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第26位,并获评为“2022中国茶叶最具品牌传播力品牌”。随着六堡茶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交通的通畅和便利也变得越发重要。

早于2021年12月,梧州市已全面拉开六堡茶生态茶园建设大会战序幕,吹响建设百万亩茶园冲锋号角。六堡镇作为主战场,苍梧县依托国道355线布局把六堡茶作为振兴乡村的支柱产业,打造梧州市六堡茶产业“半壁江山”,打响10万亩六堡茶园种植大会战,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商人投资种植、建仓,并且成立合作社,形成了“龙头企业 合作社 农户”为建设主体发展模式。

目前,国道355沿线新开发茶园种植4万亩左右,有狮子山茶园、顺冲茶园等多个千亩茶园。致富有产业,增收有门路,昔日荒山变茶山,茶产业的发展给沿线村民带来了家门口就业稳稳的幸福,也为小康生活铺上暖心底色。

六堡镇不倚村的茶农覃秋翠兴奋地分享道:“我和双胞胎妹妹就实习在六堡镇的茶叶公司,把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淋漓尽致地用到了工作上,收入待遇也很可观,等我们毕业就可以直接签约就业了。”家乡路通畅了,村民出入更加方便了,茶叶产业发展起来了,许多人宁愿在当地打工也不去外面。因为在这里也可以学到专业的知识,还有着稳定的收入。

近几年来,苍梧县年产六堡茶3000多吨,综合产值达到15亿元,从事茶产业相关人员有2万多人,茶农人均年纯收入1.1万多元。像覃秋翠这对双胞胎姐妹花在家乡工作的茶农还有很多,村民们在家门口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增收,日子越过越红火。随着茶叶市场价格逐年提高,六堡镇茶农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900元,比全县平均水平高出39%,实现六堡茶全面振兴的美好愿景。

长路放歌,奏响茶旅融合“新乐章”

六堡长群山生态茶园

双贵生态茶园。

“开茶啦,开茶啦.......”嘹亮悦耳的声音响彻六堡镇,开茶节的盛况让多少人沉醉绵绵春雨中,来自四面八方的茶商、游客,欢聚在六堡茶园,踏青采茶、体验炒茶、品尝新茶。一台以茶为媒,汇集经贸、文化、旅游、康养于一体的新春大戏,在千年茶船古道上,搭起舞台,开锣吟唱。六堡茶开茶节的盛况不知道让多少人记忆犹新,意犹未尽。

如今,依托国道355线沿线打造出来了一条观光旅游带,并利用当地丰富的山林、淡水资源,以“茶 康养 旅游”模式,大大推动了茶产业与生态乡村、健康养生及文化旅游建设融合发展。挖掘了苍梧县“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十大魅力茶乡”的文化资源,开启了茶旅融合运营,形成了客栈、餐饮、采茶炒茶体验区等茶园观光旅游及茶企工业旅游服务,建成了六堡茶产业核心示范区、以产城融合发展为核心的“国家特色小镇”。

其中,龙鳞坝、大风车、茶船古道码头、百里苍廊、凤仪传说、生态茶园一个个富有六堡特色的休闲旅游项目次第落户。这些景区都在国道355沿线,国道开通后,游客可直接将车开到景区,现在,这里已成为独具特色的网红旅游“打卡点”,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据了解,去年六堡茶生态旅游区共接待游客200万人次,产值约10亿元,其中,仅到六堡镇大中村的游客达到每天3000-5000人次,旺季时山庄民宿客房全部订满。

G355沿线网红景点鱼鳞坝。

目前,一栋高四层、每层面积2000平方米,集制茶、仓储、研发和文化展示等为一体的六堡茶茶厂拔地而起,现已正式投入使用。“把大营六堡茶打造为广西传统六堡茶行业里,有特色、有传统、有非遗,以及有地理标志性,我们的目标是做到把茶业与旅游结合起来,带动家乡人民一起致富。”六堡镇四柳村返乡人员的茶企董事长吴耀操说。

随着传统六堡茶生产全程机械化创新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大营茶厂把握机遇,坚持自主创新,不断加大科研投入。传统工艺六堡茶现代化生产线、蒸压生产线设备、自动化包装生产线等先进设备激活了六堡茶产业机械化生产的动力。得益于国道355和四好农村路的连接畅通,打通了茶路交通网的“最后一公里”,设备运输更加方便快捷了。

现在,大营茶厂日最高产量达1吨,仓储量日常都达几百吨,现继续投入2千多万,征地3千多亩,进一步扩大茶叶种植规模。吴耀操表示,除了做好六堡茶机械化生产,也将打造出让旅客朋友们亲自上山采茶,体验古老的制茶炒茶工艺的项目,能品尝到自己亲手制作的香茗,定会别有一番风味。

此外,六堡镇以特色小镇建设为契机,建设特色茶街、特色民宿、绿色观光茶园等,形成大中村—塘平村—四柳村—山坪村为代表的“百里茶廊”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带,带动了茶企增效,茶农增收。在以茶促旅、以旅章文,茶旅融合发展上“跑”出加速度,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大道如虹,缔造民族团结“新硕果”

茶船古道文化。

历史上,六堡茶沿着著名的“茶船古道”,通过船只运输,将茶叶远销华南沿海和东南亚,是民族友好、交融的象征和载体。看今朝,国道355线公路,犹如游动的“金线”,将少数民族地区编织进全面小康的幸福中,茶船古道再出发,从水路运输转到了公路上来。

据了解,六堡镇山坪村是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近年来,当地紧紧围绕瑶族特色文化及村里传承下来的六堡茶传统制茶工艺,推动茶产业发展,当地农户和瑶族同胞靠种六堡茶摆脱贫困走上致富路。

2021年2月,六堡茶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祝雪兰将六堡茶的声音传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她带领山坪村全体瑶族同胞,种植六堡茶1000多亩,同时积极发展瑶族传统文化旅游,通过山坪村首届瑶族文化节等形式,大力开发民俗特色旅游业。

六堡茶传统工艺机械化制茶。

今年全国两会上,梁琰委员的行李箱中多了份六堡茶,在古老的茶香中,向委员们讲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故事。梁琰介绍:“近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关怀下,六堡镇瑶族同胞和其他民族群众互帮互助,乘着这股春风,与深圳水体集团共同合作,开发原生态农业旅游度假的六堡瑶乡田园综合体,拉开山坪村乡村振兴发展的序幕。2016年,山坪村依靠种植和加工六堡茶摘掉了自治区重点贫困村的帽子。2021年山坪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2000多元。”近年来,得益便利的交通,六堡镇扩大了少数民族地区“朋友圈”,串联起多民族多彩生活,成为奔向小康路上的一道靓丽风景。

苍梧县在G355沿线启动10万亩茶园种植大会战。

以路为骨,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新发展;以路为媒,拓宽茶旅融合面,打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脉络;以路为线,串珠成链,促进各民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路通茶兴,一张张满满茶叶清香的“名片”,沿着国道355从小镇六堡递向世界八方。

(来源: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